泰山到底多牛?齐鲁大地绿到没边!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
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”杜甫的这两句诗,短短十字,却将泰山的巍峨与齐鲁大地的苍茫描绘得淋漓尽致,泰山,古称“岱宗”,五岳之首,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峰,更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象征,而“齐鲁青未了”则勾勒出一幅绵延不绝的绿色画卷,仿佛这片土地的生机永远没有尽头,我们就从自然、历史与文化三个维度,揭开这两句诗背后的厚重内涵。
自然之壮:泰山的“高”与齐鲁的“青”
泰山海拔1545米,虽非中国最高山,但其拔地通天的气势独步天下,古人云“泰山岩岩”,形容其山体陡峭、岩石嶙峋,而杜甫用“夫如何”三字,道出了面对泰山时那种难以言表的震撼,从山脚的岱庙到山顶的玉皇顶,登山者能直观感受“齐鲁青未了”的视觉冲击——山麓的松柏、中溪的密林、云海间的远山,层层叠叠的绿色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,这种“青未了”不仅是色彩,更是生命力的象征,齐鲁大地(今山东)自古土地肥沃,黄河与渤海滋养出广袤的平原与丘陵,农耕文明在此绵延数千年,绿色成为这片土地的底色。
历史之重:封禅与圣贤的足迹
泰山的“高”不仅是自然高度,更是政治与文化的高度,自秦始皇起,历代帝王以“封禅泰山”为最高荣耀,认为登泰山祭天是“受命于天”的象征,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载了72位君王封禅的传说,而杜甫的诗句暗含了对这种历史积淀的敬畏。“齐鲁青未了”也暗指这片土地孕育的文明——这里是孔孟之乡,儒家文化发源地,孔子“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下”的感慨,与杜甫的诗句遥相呼应,青翠的山川不仅滋养万物,更孕育了影响中国两千年的思想体系。
文化之魂:诗中的永恒意象
杜甫写此诗时正值盛唐转衰之际,他笔下的泰山与齐鲁,既是实景,也是盛唐气象的隐喻。“青未了”的生机,或许暗含诗人对国运不衰的期许,后世文人如李白、苏轼皆以泰山入诗,但无人如杜甫般将地理、历史与情感如此凝练地融合。“齐鲁青未了”仍被用来形容山东的生态建设——从泰山到沂蒙山,从黄河三角洲到胶东半岛,绿色的延续已成为现代人对诗意的新诠释。
超越时空的对话
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”千年后再读这两句诗,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泰山之雄与大地之广,它不仅是杜甫的惊叹,更是古人与今人对自然与文明的共同敬畏,若有机会站在泰山之巅,远眺那“未了”的青色,或许会明白:真正的伟大,既是拔地而起的孤峰,更是生生不息的绵长。
(责任编辑:金店)
-
从果壳的在行、知乎live,到罗辑思维的得到,以及36氪的开氪。...[详细]
-
我很感恩这家工厂几年来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,以及我臭不要脸的拖欠着货款而他们从不催我还。...[详细]
-
对当前的创作感到疲倦,对未来方向感到迷茫,这几乎是所有内容创业者在某个阶段都必经的迷茫。...[详细]
-
于是我招兵买马一个月全部到位。...[详细]
-
有“安卓之父”之称的安迪-鲁宾(AndyRubin)也成立一家软硬件孵化器和风险投资公司,主要面向人工智能领域,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...[详细]
-
被网络分割开来的人们,被弹幕重新聚拢在了一起 在电视媒体繁荣的时代,大家总是习惯围在一块儿津津有味地观赏节目。...[详细]
-
但是这种模式在中国能不能行得通,目前不太清楚,这是财经媒体的模式。...[详细]
-
已经IPO排队20多个月的永安公共自行车披露了更新版招股书。...[详细]
-
当然,优秀创作者有绿色通道不代表什么,但在上述平台上,做号者竟然也能通过自己的关系或渠道拿到这些链接,很快就能将账号做起来,从而保证每天稳定的收益。...[详细]
-
7.2市场分析 2016年中国手游用户规模达5.23亿人,市场规模783.2亿元,增长速度持续放缓。...[详细]